如何省錢

想知道如何省錢?聽聽專家三個節省支出的建議

行為經濟學家溫蒂•羅莎(Wendy de la Rosa)在杜克大學創辦了一個實驗室(Common Cents Labs),使用行為科學幫助人們改善他們的財務狀況。基於這幾年的研究發現,她在Ted演講中分享了3個能夠確實節省支出的建議。

可以透過以下影片觀看唷,另外可以點擊右下角選擇中文字幕方便觀看。

第一、讓未來的自己幫忙儲蓄。

這個方法聽起來很奇怪,溫蒂解釋,人類會站在兩種不同的立場上思考問題,一個是現在的自己,一個是未來的自己。我們往往會對未來的自己持樂觀態度,認為未來的自己會成功,會更願意為了退休生活存錢。

溫蒂和團隊通過研究發現,如果詢問人們現在和未來的儲蓄態度,人們往往對未來比較樂觀,願意存更多錢。打個比方,在發薪前和發薪後詢問人們願意儲下多少錢。發薪前詢問,人們會說願意存27%,但若等薪水拿到手後再問,人們的回答往往會變成17%左右。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不同?溫蒂解釋,這是因為前者是在代表未來的自己回答問題,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,未來的自己願意省下更多的錢。

基於這項調查結果,溫蒂建議,我們可以使用一些有約束力方式的應用程式,讓人們可以提前做出儲蓄決定。當你代表未來的自己進行儲蓄承諾的時候,這筆錢未來會直接轉入你的儲蓄帳戶中。

以在台灣的做法來說,設定薪水進到帳戶中時就直接轉去儲蓄帳戶,也是個相當好的做法。

第二、利用轉換時刻增加自己的儲蓄動力。

2017年,溫蒂團隊進行了一項針對老年人共居的研究,在電視上播放了兩個不同的廣告。這些廣告針對的是64歲的同一群體。第一個小組看到的廣告說:“你越來越老了,你準備退休嗎?共居計畫可以為你提供幫助。”對於第二組,廣告語更加具體:“你現在64歲,馬上就要65歲了,你為退休準備好了嗎?共居計畫可以為你提供幫助。”結果,第二組的點擊率和註冊率遠遠高於第一組。

溫蒂解釋,在心理學中,這種現象被稱作“新的開始效應”(The Fresh Start Effect)。無論是新年還是新季度的開始,我們都會更有改變自我的願望。溫蒂建議,我們可以在日程表上設置這樣的轉捩點,比如生日後的第二天,讓它在生活中發揮類似的作用。我們可以找到自己最想完成的一件理財事務,比如開設退休儲蓄帳戶或者合併信用卡債務,然後預約在轉換時刻的那一天完成它。

第三、從最頻繁的小型支出著手。

溫蒂和她的團隊做了一項調查,想瞭解人們對自己的哪些消費行為最後悔。結果出乎她的意料,排在第一位的是外食。這裡買一杯咖啡,那裡買一個麵包,每一次消費金額都很小,但是一個月累積下來,在食品上的消費往往大的嚇人。

溫蒂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。有一天她查看自己的叫車APP帳單嚇了一跳,一個月在叫車上花了超過2000美元,比房租還多。溫蒂發誓,自己以後一定要少叫車。結果第二個月,她發現自己在叫車APP上還是花了2000美元。

溫蒂開始自我反思,並且做出了兩個改變。首先,她取消了信用卡和叫車APP之間的綁定,把APP綁定了一張只有300美元的現金卡。如果她用完300美元需要叫更多的車,就不得不向卡裡轉更多錢或者新增另一張卡。行為心理學上的研究讓我們知道,每個點擊和每個額外的動作障礙都會削弱我們的行為動力。

然後,她給自己設置了一個限制,每週只使用3次叫車APP。溫蒂表示,人不是機器,我們不會在腦子裡安裝一個即時試算表,將自己正在花費的東西加起來,再把金額與我們想要花費的金額進行比較。但是,我們的大腦非常擅長專注於更簡單的數字,比如計算我們做了多少件事。所以,溫蒂限制自己,給自己設置一個固定的配額。

溫蒂建議,你可以查看下過去幾個月的開支,找出自己最後悔的消費行為,然後給自己的消費行為製造障礙。比如,如果你想要減少網購次數,你可以從網站和流覽器中刪除自己的付款資訊,這樣每次購買時都必須重新輸入付款資訊,透過覺得麻煩來減少不必要的支出。

以上就是行為經濟學家提出的3個節省開支的建議,希望對你有幫助。

另外,今天要跟你推薦一門財商課程

我們很常在報章雜誌上看到整理好的財務建議、懶人包…等等,但理財這件事本來就不是看看書、看看建議就會自然達成,那是需要系統性的學習,而且教學的老師本身最好就已經達到自己想要的成果,那跟著學習才會有效果。

超強理財攻心術是一門財商教學的課程,48部線上影片完整的教學,讓理財小白可以學會成功者用好幾年時間得出的方案,隨時隨地想學就學。

點擊連結,立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。

在財務自由的路上,Zack與你一起同行!

延伸閱讀:

投資理財類:

斜槓創業類: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Copy Protected by Chetan's WP-Copyprotect.